近日,西山煤電官地礦自主研發的井下防瞌睡預警系統在北大巷試運行后取得顯著成效。該系統進一步強化了崗位作業人員行為管理,有效應對職工易犯困、脫崗等潛在風險,為礦井的安全生產增添了一道堅實的防護屏障。
井下作業環境復雜,長時間作業易導致職工注意力下降、疲勞困倦。這些潛在風險猶如“隱形炸彈”,威脅著礦井的安全。針對這一痛點,官地礦以科技創新為突破口,研發出防瞌睡預警裝置,將“人防”與“技防”深度融合,實現崗位行為管理的智能化升級。
防瞌睡預警裝置巧妙融合聲光原理,集成智能計時與分級預警功能。系統啟動后,裝置自動進入計時模式,一旦達到預設定時間,電鈴發出聲響的同時伴隨燈光閃爍,如同響亮的“警鐘”,及時提醒崗位作業人員按下電鈴上的“復位”鍵。當作業人員按下“復位”鍵后,電鈴停止報警與發光,并重新開始計時,繼續履行它的 “守護職責”。若作業人員因疲勞未及時響應,系統將逐級啟動預警機制,首次觸發煤庫控制臺“皮帶保護”報警信號,若仍未干預,系統將自動聯動皮帶停機,切斷潛在風險源,確保作業安全。這一 “預警—響應—干預”閉環機制,有效避免了因人員疏忽而導致的安全事故。
官地礦防瞌睡預警系統通過強制性交互設計,倒逼職工定期確認狀態,養成嚴謹操作的習慣,杜絕松懈麻痹思想,全力保障礦井安全生產。